市場規模1500億元,集中采購或促高值耗材降價。15日央視報道稱:國家醫療保障局會同有關部門在天津組織召開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和使用工作啟動會,冠脈支架是首批帶量采購品種。行業觀察人士認為,這僅僅是一個切入口,未來多個高值耗材品類都將面臨“以價換量”,以擠掉價格中的水分。
集中采購或促高值耗材降價
據了解,此次集中帶量采購標的為冠脈支架產品,應經藥監部門批準獲得有效醫療器械注冊證材質,凡是2019年冠脈支架使用量超過1000個的公立醫療機構等機構均應參加,其他公立醫療機構自愿參加。
據悉,2009年到2019年,我國冠心病介入治療快速發展,每年的病例數從23萬例發展到超過100萬例,年增長速度10%~20%。目前,每臺手術支架使用數量約1.5枚,與國外基本處在同一水平。由此推算,2019年全國使用冠脈支架約150萬枚,費用約150億元,占到全國高值耗材總費用的十分之一。
對此,國家醫保局介紹,全國醫用耗材市場規模3200億元,其中高值耗材1500億元,經過兩年工作,藥品集中采購已經進入常態化,高值醫用耗材領域價格高和集中采購改革明顯滯后,如果高值醫用耗材不加以改革和突破,就不能整體改造醫藥領域生態。
“以前大型設備、高值耗材很多都被進口品牌壟斷,價格也始終居高不下,近年來局面有所改變,國產品牌開始崛起,帶量采購也會促使其不斷降價。”在行業觀察人士看來,冠脈支架只是一個切入口,接下來會有大量品類涉及其中。
我國重點監控高值耗材收入占比
我國的高值耗材過去一直存在價格過高、在醫院渠道收入占比過高以及時不時曝出商業賄賂等問題,所以有關部門正在不斷加強對該領域的進行監管。
實際上,就在本月,國家醫保局官網曾發布消息稱:近日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座談會已召開,研究部署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國家醫保局在7月3日還曾下發了意見稿稱,指出在探索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方式之下,將引領各個省份全面且規范開展高值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引導社會長期穩定預期,形成常態化的集中采購制度。
6月9日,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發布《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采集二級和三級公立醫院2019年度績效考核數據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顯示,嚴控全國二級、三級醫院,重點監控高值醫用耗材收入占比。
(文章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