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從審批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務型政府轉型,給予民間創業的自由,這樣才給市場帶來新的增量空間
據報道,3月1日起,深圳、珠海將在全市范圍內實施商事登記改革:企業登記從“審批許可”向“核準登記”轉變,不收取登記費用,不需提交驗資證明文件,注冊資金實施企業自主認繳,企業提交年報取代年審,三個工作日內予以登記并頒發營業執照。目前試點已擴大到佛山、順德、東莞。
中國自1994年始就試圖通過市場經濟改革,建立市場經濟體系,其中一大挑戰就是,部分行政審批制度阻礙了個人和企業參與市場活動的自由,并造成了低效和腐敗等現象。假如與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相比,那么中國普通人創業耗費在應付各種規定、審批的時間較多,這些不恰當的條件阻礙了人們創業的步伐。
當前在試點地區的營業執照樣式改革后,原則上只記載與商事主體資格相關的必要事項,不再記載商事主體的經營范圍、注冊資本、實收資本等,這意味著企業登記注冊從“審批許可”向“核準登記”轉變,有助于進一步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賦予商事主體更大自主性。同時,商事主體無需進行年度檢驗,而是向商事登記機關提交包括登記事項、備案事項、注冊資本實繳情況、年度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等在內的年度報告。商事主體若不按時提交年度報告或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取得聯系,將由商事登記機關將其從商事登記簿中移出,載入經營異常名錄,并納入信用監管體系。
這項改革還規定,申請人申請有限責任公司設立登記時,商事登記機關登記其全體股東認繳的注冊資本總額,無需登記實收資本,申請人無需提交驗資證明文件。 現在的規定,對創業來說無疑是一種鼓勵。 在過去,籌集注冊資本對創業而言是一大挑戰,而且要求有專門的辦公處所等。
由于各地的創業環境不同,在中國形成了不同的經濟現象。比如深圳擁有中國各種頂級的民營企業,如華為、萬科、招商、騰訊等,浙江民營企業也非常繁榮。這種不同地區的不同創業政策環境,存在不平衡。中國應盡快在全國推進這項改革,這有利于增強中國經濟活力,建立公平統一的市場環境。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