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財稅社保領域多項政策進入關鍵執行期
涉及企業運營成本
個人稅務處理及會計行業規范。
本文梳理六大核心事項
助您高效規劃月度工作 ——
穩崗返還申請:
企業需足額繳納失業保險費 12 個月以上,裁員率符合要求(30 人以下企業≤20%,其他企業≤上年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
返還比例:大型企業 30%,中小微企業 60%,資金可用于職工補助、社保繳納等。
社會團體、基金會等單位參照執行。
技能提升補貼:參保滿 12 個月的職工或失業人員,憑初 / 中 / 高級職業資格證書,可領1000 元 / 1500 元 / 2000 元補貼。
失業保障升級:持續發放失業保險金、代繳醫保(含生育)及價格臨時補貼,大齡失業人員保障政策同步落實。
未按時申報或申報信息錯誤導致少繳社保費,需按《社會保險法》補繳并加收滯納金;
2025 年已有企業因社保問題收到《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需重點核查職工工資基數與申報一致性。
需補繳稅款:
企業會計準則:通過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科目補提,最終結轉至 “利潤分配 —— 未分配利潤”;
小企業會計準則:直接計入 “所得稅費用” 科目。
無需補繳或申請退稅:調增調減項目無需賬務處理,多繳稅款可通過電子稅務局申請退稅,也可抵減后續稅款(注意退稅政策時限)。
信息全歸集:表彰獎勵、行政處罰(如偽造憑證、虛假報告等)均錄入全國會計人員服務平臺,除涉密信息外永久存檔;
全國聯網可查:用人單位、行業組織可通過統一平臺查詢個人 / 單位信用記錄,成為崗位晉升、資格審查的重要依據;
異議申訴機制:對記錄有異議可在 30 日內提交書面申訴,財政部門 15-30 個工作日內核實更正,保障會計人員權益。
必須辦理匯算的情形:
已預繳稅額>應納稅額且申請退稅;
綜合所得收入>12 萬元且補稅金額>400 元。
無需辦理的情形:補稅≤400 元、收入≤12 萬元、已預繳與應納稅額一致、放棄退稅。
補充扣除填報:2024 年未申報的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公益捐贈、個人養老金(年度上限 1.2 萬元)可在匯算期內補充錄入,避免多繳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