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稅務部門立足稅收職能,在疫情防控的新形勢下,積極落實遞延納稅、出口退稅等減稅降費扶持政策,為外資企業降低經營成本。通過“非接觸式”方式,提升辦稅繳費便利度,持續改善稅收營商環境,進一步提振外資企業在華投資發展信心。
再投資稅收優惠政策?提振外企投資信心
在疫情防控的新形勢下,江蘇稅務部門積極用好外資再投資優惠政策,助力穩外資促發展大局。江蘇不少外資企業在疫情之后,不但沒有收縮,反而加大投入力度,擴大生產規模。
為鼓勵境外投資者持續擴大在華投資,我國自2018年1月1日起,對境外股東從境內被投資企業取得的利潤,直接用于境內再投資的,在投資期間無需繳納企業所得稅。該項稅收優惠政策釋放的積極信號,持續增強了外商在華投資信心。
視頻來源:央視《朝聞天下》
位于南通開發區的精技電子(南通)有限公司是新加坡精技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這兩年因產能擴大的需要,外方股東一度籌劃追加投資。今年由于疫情的影響,外方股東有些舉棋不定。在得知企業難題后,稅務人員及時上門服務,為企業深度解讀利潤再投資優惠政策,解除了外方股東的后顧之憂,外方股東最終決定新增投資500萬元。
“今年上半年經營逆勢增長,銷售突破人民幣一個億,同期增長了36.4%,這歸功于國家疫情之后的各種保障措施和優惠政策。我們打算利用利潤進行再投資,用于購買機器設備進行擴大再生產。”公司財務總監嚴翔表示,“上半年精技電子(南通)有限公司在南通開發區投資1.5億美元設立半導體及智能制造產業園,以企業、人才、技術和服務的聚集,打造具有行業影響力的產業高地。”
由于優惠政策帶來的信心和底氣,另一家外資企業,日本知名香精公司高田香料株式會社將蘇州高田香料有限公司近5年的利潤全部投到高田香料(南通)有限公司。盡管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銷售仍超過去年同期,預計下半年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高田香料(南通)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張琴花表示:“落戶中國18年來,深切感受到了稅收優惠政策的溫暖以及投資環境的優化,我們還會不斷的投入,對南通公司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為更加精準高效服務外資企業,江蘇稅務干部充分利用多種渠道和方式積極開展政策宣傳,一方面印制《非居民遞延納稅政策匯編》手冊發放給有需求的納稅人;另一方面依托“互聯網+稅務”的便捷優勢,通過微信交流群、蘇稅通平臺等網絡媒介向納稅人宣講政策。向有投資意向的非居民納稅人主動做好提醒輔導,“送政策上門”,面對面宣講遞延納稅人政策,確保企業應知盡知、應享盡享。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造成影響在所難免,好在稅務部門及時向我們推送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提供優質辦稅服務,大大緩解了我們資金壓力,也增強了我們戰勝困難謀發展的信心。”新建特闊漂整(南通)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健說,“香港建新實業(國際)有限公司是我公司的股東,在獲悉利潤再投資暫不征稅政策后,于今年3月將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潤600萬美元轉增了股本,從而讓公司有了更多的資金投入生產。”
外資再投資稅收優惠政策的快速落地,既是強心劑,也是充電站,不僅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也為外資企業逆勢發展蓄足了信心,為穩外資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
南通榮威娛樂用品有限公司是香港榮威實業有限公司投資的外商獨資企業,該公司財務負責人季文表示,“疫情防控期間,股東再投資意愿一度減弱,是外資再投資優惠政策讓股東堅定了投資信心。伴隨著國內疫情趨于穩定,公司二季度新接訂單大幅增加,業績超出預期,下半年將改變經營戰略,以外貿為主轉到內外并重,開拓新市場,目前正在加大自動包裝機等智能化生產設備投入。”
稅收改革加速?廣東成吸引外資的“強磁場”
作為全球外商投資熱土,廣東優化營商環境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歇。近年來,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不僅在稅收優惠政策上持續加碼,而且還在稅收征管、納稅服務等領域推出一系列創新性舉措,部分納稅指標進入全球前列。稅收營商環境的改善,讓廣東成為吸引外資的“強磁場”。
為了穩定外資,廣東省稅務局深入落實系列稅收優惠政策,改善企業預期。其中,境外投資者從境內居民企業取得的利潤用于境內直接投資的,可暫不繳納企業所得稅。遞延納稅政策的實施,不僅提升了企業信心,而且還留住了更多外資。
圖為東莞稅務干部在東莞利得機電有限公司為企業講解稅收優惠政策。
中山諾歐雅展示用品有限公司,就是遞延納稅政策的受益者。2012年,諾亞品牌歐洲有限公司將中山市作為“試水”中國市場的第一站,成立了諾歐雅公司。2019年,在稅務部門的輔導下,諾歐雅公司辦理了中山市首筆在中國境內再投資遞延納稅優惠退稅申請,獲得了30萬元退稅款。
在嘗到退稅紅利甜頭后,諾亞品牌歐洲有限公司決定將諾歐雅公司680萬元分紅款轉投資上海的子公司,進一步擴大集團在長三角地區的市場,這筆投資也給企業帶來68萬元的稅款優惠,為企業在長三角的再投資“加籌碼”。
除了遞延納稅外,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在廣東的扎實落地,也讓外資企業吃下“定心丸”。
珠海經濟特區飛利浦家庭電器有限公司是荷蘭皇家飛利浦旗下全資子公司。2019年至今,飛利浦公司累計辦理了出口退稅7200多萬元,實現調庫6489萬元。疫情發生后,該公司享受階段性減免社保費政策減免金額約327萬元。“家電制造業利潤率低、競爭激烈,減稅降費幫助我們‘輕裝上陣’,有更多資源投入到研發和制造,把產品做的更好!”荷蘭皇家飛利浦集團全球執委會委員、大中華區CEOAndyHo表示:“作為外資企業,我們不僅不折不扣地享受到了中國稅務改革的紅利,還在其助力下加速了新廠房建設規劃。”
在廣東,納稅企業感受最深的是辦稅越來越便利。這主要得益于近年來廣東稅務部門對標國際,在減少辦稅次數、壓縮辦稅時間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硬招實招。
圖為中山稅務干部通過V-tax遠程可視化自動辦稅系統輔導納稅人辦理涉稅業務。
在納稅次數方面,廣東稅務推進房土兩稅合并申報,增值稅、消費稅及附加稅費“一次全申報”等改革,納稅次數縮減至6次,進入全球前列。在納稅時間方面,持續推進涉稅費事項“網上辦”“線上辦”“碼上辦”“掌上辦”,實行辦稅繳費“一次不用跑”等措施,進一步壓縮納稅時間。廣東稅務部門首創研發V-Tax遠程可視自助辦稅平臺,立足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減少跨境經營者區域往返辦稅需求。
“外資企業有較多遠程辦稅的需求,這幾年我們大力推行網上辦稅,使納稅人不用像過去一樣跑到稅務局辦理涉稅事項,大量減少他們的辦稅負擔。”廣東省稅務局納稅服務處副處長肖戎說,目前,廣東各種與稅收相關的事務,網上辦事率已經超過了90%。
為了給外資創造一個更加透明、穩定和公開的國際稅收體驗,廣東省稅務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聯合銀行,三方創新合作推出“國際匯稅通”。依托這一平臺,納稅人辦理付匯稅務備案業務,只需在匯稅通企業端在線提交備案表和跨境合同資料,數據即可自動傳遞至銀行、稅務部門及外匯部門,智能化完成對外付匯和納稅申報,相較之前辦理速度提升了90%。
兌現提速“輸血”?服務加碼賦能
“產品出口退稅率從10%提升到13%,預計可以為企業增加近1000萬元的現金流,大大減輕了疫情帶來的沖擊。”看著一筆400多萬元的出口退稅款先行到賬,位于湖州德清的亞洲最大樹脂生產基地、漂萊特(中國)有限公司的美籍法定代表人斯帝芬·布羅迪十分高興。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地外商投資、外貿經濟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在此背景下,浙江積極保護外商的合法權益,不斷優化外資營商環境,有力地穩住了外資。今年上半年,浙江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133家,合同外資164.1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75.0億美元,同比增長7.9%,增幅高于全國11.9個百分點,增速位列沿海主要省市第一。
“浙”里風景獨好的背后,不斷優化的稅收營商環境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企業復工復產以來,國家稅務總局浙江省稅務局深入了解存量外商投資企業面臨的困難與問題,加大落實出口退稅政策力度,進一步壓縮無紙化退稅各環節辦理時間,做到退稅資料即到即審,以快速兌現政策為企業“輸血”。
圖為嘉善縣稅務局稅務專員上門服務華瑞賽晶電氣設備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稅務部門還建立健全重點外資企業“一企一策”服務機制,為外資進駐開通“快車道”。如今,位于嘉善縣的華瑞賽晶電氣設備科技有限公司的IGBT功率半導體項目,正加班加點趕工期。華瑞賽晶是賽晶集團投資成立的外商獨資企業,在浙江發展16年,目前已成為全球具有影響力的電力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
項目推進之所以這么順利,當地稅務部門靠前服務幫了不小的忙。在得知公司投資方香港賽晶亞太有限公司擬將留存的未分配利潤再投資于IGBT功率半導體項目后,嘉善縣稅務部門迅速派出政策輔導小組,為企業解答辦理境外投資者利潤再投資遞延繳納預提所得稅的相關事宜。在稅收服務的全力保障下,項目出資款在最短時間內全部到位,進一步增強了企業在華投資生產的信心。
疫情期間,中國經濟展現出的強大韌性,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在華投資企業加注中國市場。對于綜合保稅區“來料在外、銷售在外”的企業來說,抓緊開拓國內市場,依靠國際、國內“兩條腿”走路的需求尤為迫切。在此背景下,浙江稅務部門深入貫徹落實“在綜合保稅區推廣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政策”,幫助企業進行精密測算和倉庫改造,并就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建賬建制要求、出口退稅注意事項等相關內容進行了專門輔導。